详情
游三贤山金顶
游三贤山金顶
稿件来源:南阳日报-南阳网
□赵建海
三贤山,距南阳50公里,是方城县道教名山。海拔553米,因山分三峰而得名,又称三尖山。相传刘秀起兵南阳,曾被王莽追至此山,危急之时,被在此山修道的魏伯阳、燕子龄、燕子奇鼎力相救才得以脱险。后光武帝建成霸业,封三道人为“三贤”,并赐此山为“三贤山”。清道光、咸丰年间官府曾多次修缮。三贤山也从此名声日益远播,成为豫南著名的道家圣地。
4月6日,我和联友一起,驱车直奔山下。但见山中云雾缭绕,一条曲径,时隐时现直通顶上;红墙碧瓦,隐约可见于山巅。这就是百代沧桑的“三贤山”啦,我兴致盎然,咏联一副:
绿树青山 曲径幽幽
占得天然图画
红墙碧瓦 浮云淡淡
任凭人世沧桑
顺着阶梯上行,两边树木成林,鸟语花香其间,那含有草药味的清新之气扑面而来。向导指着路边的小草说,这就是益母草。细观其状:它叶呈青绿色,质鲜嫩,揉之有汁;性味辛、苦、凉,具有活血、祛瘀、调经、消水的功效。我有感而发,作联一副以记之:
益母草青 味苦性凉怜赤子
圣贤心到 调经活血济苍生
我本体胖,不擅爬山。此山不陡不峭,岂料真的攀爬起来,并非易事。明知道好风景就在上头,于是,坚持向上攀登,心中默默吟得一联:
攀登莫谓辛 有幸今生来福地
憩息还须上 会当绝顶览群山
坚持来到半山处,刚想休息。向导指向三座“坟茔”,此乃“三贤”之墓。众人心生仰慕,肃然起敬。联想三贤盛举,无限感慨,作联一副,以示敬意:
脱俗归真 精忠贯古今
果是翩然仙侣
超凡入圣 正气壮山岳
无须多说玄机
登上金顶,80余间建筑坐拥在奇险绝壁,放眼远方,天大地阔,一览众山小。远山近景如画,帘卷入眼而来。联友林玉新书记作联一副,贴切入境,联曰:
三贤游化境 看劫后河山
俨然图画铺金顶;
六气正朝阳 映光中景物
好个烟霞汇碧峰。
参观了金顶大殿,我等起身下山。常言道:上山容易下山难。路边怪石嶙峋,形态万千,像日月、像古树,让人心跳。暗想,道家崇尚自然,这该是道家在连绵不断地展现自然的一幅画卷。遂作联一副,以示心志,这正是:
眼收奇石来 如画如诗
漫展道家千古事
脚踏祥云去 今生今世
萦怀金顶几多春
下山来到杨清型家。首先闻到浓浓益姆膏味道。向导介绍:文革时期,三贤山金顶道观被毁,年青道人杨清型被驱下山,当了乡村医生,潜心熬制益姆膏,治病救人,声名远扬。他暗发宏愿,一定要重修三贤山金顶。如今,他实现了自己的宏愿。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了“三贤山金顶”匾额。 “三贤山”这座千年道观焕发生机,受世人瞩目。为表达对卧病在床的杨清型道人的敬意,我特写一副对联,赞曰:
研熬益姆 巧配良方
悬壶一世名千代
布道传经 重修金顶
稽首三贤佑万民
返程途中,意犹未尽。思来想去,还是用乾隆皇帝御赐金顶的一副对联作结尾吧,或许,它才是游览者的情之所切、心之所至:
出南顶越万峰惟悦此地
还西淮居三贤独乐得天
上一新闻:全国招商
下一新闻:三贤山金顶”面向海内外征联揭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