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三贤山金顶道观
三贤山金顶道观始建于公元39年,为中州道教圣地。位于方城县广阳镇北5公里许。一道道连绵起伏的伏牛山峦中,有一座山像是一位巨人面南靠北端坐着。它的主峰由三个山峰组成,中间的主峰最高,海拔553米,山势峭拔,突兀峥嵘,就像一个人头,左右两峰犹如两个肩膀,整座山似一个儒雅贤人端坐,山顶隐约可见的道观,即是三贤山道观。又称三贤山金顶。
三贤山金顶作为道教圣地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。据记载,三贤山,古称广武山,因山为三尖形,所以也叫三尖山,世代黎民百姓在此祭拜尧舜禹。 “三贤山”山名则为汉光武帝刘秀所赐。相传刘秀起兵南阳,曾被王莽军队追至此山,危急时被在此修道的魏伯阳、燕子龄、闫子奇鼎力相救,得以脱险,后光武帝建成霸业,封三道人为"三贤",赐该山为"三贤山"。自此,三贤山香火大盛。据《方城民俗志》记载: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御赐楹联一幅:"出南顶越万峰惟悦此山,还西淮居三贤独乐得天",横批为"伏牛圣观"并拨重金修葺道观。清道光、咸丰年间官府曾多次修缮,此后三贤山名声日益远播,成为豫南著名的道教圣地。 该山道人熬制的道教圣药"益姆膏"为补血养气健体之神品,遐迩闻名。
三贤山金顶历史上主建筑有五极天尊殿、圣宫圣母殿、祖师殿、老母殿、关公殿、玉皇殿、云端姆殿等三十余间,在“文革”破“四旧”时被毁。年轻的道人杨泰山(俗名杨清型)自此下山从医,并在原道观养生秘方益姆膏的基础上潜心研究,制作出全新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“杨清型牌益姆膏”。其在治病救人的同时,暗发宏愿,有朝一日定重修三贤山金顶。
1992年——2002年,杨清型道长历经10年时间在三贤山原观遗址处重建起金顶道观,现有祖师殿、三官殿、老君殿、奶奶殿、药王殿、财神殿、三清殿、玉皇殿等建筑80余间。不仅恢复了道观当年建筑格局,更焕发了千年道观昔日异彩。引得远近香客、游人不断。现今的三贤山金顶经杨清型道长及其子杨金坡、杨金都两代三人的共同努力及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通过封山育林、退耕还林、兴修水利、村村通等政策,使得山前松柏青翠、山后湖泊荡漾、山下各类药材满坡,山上道观楼阁、经韵鼓乐,朝咏夕吟。今日三贤山真正是水清山秀、风景堪如画。
2012年3月 ,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为道教名山三贤山题写的“三贤山金顶”匾额在山门之上正式悬挂。